身去帮雅文搬行李。
书璐看看老男人,他正好笑地看着她。
“我是不是把事情搞砸了?”
“还算好,至少雅君没有翻脸。”
“……”
“小傻瓜。”老男人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书璐皱皱眉,有点为雅君心疼,不过心里也像放下了一块石头,她这样算不算完成了心宜的嘱托呢?
老男人借了一部七人座的车送阿文去学校,行李竟然几乎塞满了整个车厢。她从反光镜打量后排座上的兄妹俩,阿文一路上就像小麻雀般叽叽喳喳个不停,雅君却沉默地看向窗外,好像在想心事。
书璐想,原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相依为命的兄妹,今天以后就要分开了,这可能也是他们人生第一次的离别。
她忽然觉得,雅君的眼神让她想起了机场的易飞。不知道他是以怎样的心情送妹妹去学校,接下来的一年又会以怎样的心情独自迎考呢。
正当她想得出神时,雅君似乎感受到了她关注的目光,也透过镜子看着她。
书璐连忙露出和蔼而友善的微笑,雅君也微笑了一下,然后便转过头去跟阿文说话。书璐奇怪地想,他的表情就好像是被她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
他们到达学校的时候,校园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书璐看着熟悉的母校,竟有些发愣,在她离开后的日子里,这里已经变了很多。也或者,改变的那个,是她自己。
书璐穿梭于校园中为阿文办入学手续,这让她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自己。那时她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装腔作势地捧着辛波斯卡,以为这样就会让自己看上去更有气质。后来很流行一种说法,叫做“气质美女”,在她们看来,这是一个比“草包美人”高贵太多的称号,尽管通常被称为“气质美女”的都不美。
阿文已经跟同寝室的女生熟络起来,当夕阳罩在阳台上的时候,她一个劲地催他们回去。
一整天都很沉默的雅君好像突然被激怒了似的,连“再见”也没有说就走了出去。书璐和阿文愕然地对望了一眼。老男人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嘱咐了几句后,拉着书璐走了。
回去的路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少了阿文的关系,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沉闷。因为雅君坐到了司机座的后面,书璐没办法从后视镜中看到他的表情,但她想,估计他的表情好不到哪里去。
晚上回到家洗完澡,书璐终于坐在沙发上拆起读者的来稿,有一些已经被家修拆了,还很不客气地在错别字和出错的地方划圆圈。她一封接一封地读了几小时,终于感到眼皮再也睁不开来了。
于是她关了灯躺到正在看书的家修身旁,一边揉眼睛一边说:“我觉得雅君好可怜。”
“?”
“他成绩这么好,却不能跟阿文一起进大学。”
“……”他继续看着书。
“其实我很想安慰他,”她看着被灯光照出奶黄色的天花板,“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如果那个安慰他的人是你,”老男人仍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英文书,“那么最好的安慰就是不要安慰。”
“……”书璐翻了个白眼,好像已经习惯于他这种一点也不好笑的幽默感,“你不觉得雅君可怜吗?”
老男人终于把目光移向她,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有点同情。”
“那你为什么不去安慰他呢。”
“……就像我说的,最好的安慰就是不要安慰,我觉得他并不想让我们同情他。”说完,他又把目光移回那密密麻麻的英文字上。
书璐思考着他的话,觉得如果换作是自己,一定也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
“或许你可以在有意无意的时候跟他说说,这样他就不觉得你在安慰他,也不会觉得你在同情他。”
“说什么。”
“就好比说……”书璐继续望着天花板,想象着雅君正表情落寞地站在面前,“人生有一点风浪是很正常的,报纸上说,有一个人考了八年才考上了清华,相比之下你只要再用心一年就能够进理想的大学了,应该觉得庆幸。有些困境是暂时的,它只是我们人生路上一个小小的障碍,跨过了这道坎,后面就是一片光明的康庄大道。只要坚持,有决心,相信你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书璐说完之后,竟发现老男人诡异地直勾勾地盯着她,就好像她在发表奇谈怪论一样。
“你……确定我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吗。”他忽然开口。
书璐有点疑惑:“当然了!我一直在跟你说雅君没考上大学这件事,难道还有其他事情值得雅君这么落寞吗?!”
一瞬间,老男人的表情变得错愕,他张口想说些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放弃地闭上嘴,然后翻了个身,背对着她继续看手中那本英文书。
周二做完录播,书璐和家修回父母家吃晚饭。一进门,书璐就听到爸爸爽朗的笑声,他很少笑,笑出声更难得。
只见姐姐书玲红光满面地坐在沙发上,建设殷勤地倒了杯水递给她。
“书璐,”书玲微笑,“我怀孕了,医生说有两个月了。”
“真的!”书璐走到她面前,小心翼翼地摸摸她的肚子,还是那么平坦,但里面竟孕育了一个神奇的小生命。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高兴地说:“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带外孙。”
这天晚上,餐桌上的气氛格外愉悦。书璐很为姐姐高兴,她看到爸爸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那是一种引以为傲的笑容,以前每一次姐姐考试得到了好成绩,她都能在爸爸的脸上看到。
长大以后,书璐终于在心里承认,爸爸或许还是喜欢书玲多一些。但她并不觉得嫉妒,因为书玲确实非常出色且心地善良,她们两姐妹的感情说不上最好,小时候也经常吵吵闹闹,不过她们总是很爱护对方。她有时也会想,是否因为自己很平凡,所以得不到跟姐姐同样的关爱,只是现在这种想法早已渐渐淡忘。
因为,她偷偷看了看身旁的老男人,有另一个人,给了她更多的关爱。
“你知道吗,”晚上回家的时候书璐说,“年初那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怀孕,于是想了很多。”
“想什么。”家修牵她的手,微笑着问。
“想我该怎么面对小孩,怎么面对爸妈,怎么面对你,”她顿了顿,“但想了很久都没有答案。”
“其实……”家修捏了捏她的手,“当时我也有点吃惊。”
“……”
“不过后来我想,既然是你和我的小孩,我有信心把他(她)抚养长大。”
书璐看着他温柔的眼睛,说不出话来。
“因为我一直觉得,如果我们能够生活在一起,会很好……”
他有些辞不达意,但书璐好像能明白他的意思。她惊讶地发现,他对于两人的将来竟没有太多迟疑和犹豫,从那一刻开始,他就期待着这个将来。
看着他的侧脸,书璐有一点彷徨。因为从这段关系的开始,她就一直处在被动、害怕、犹豫的位置,她一直试着鼓励自己要有信心,只是,她从来不能确定自己有多爱眼前这个男人,即使他们已经许过了神圣的、婚姻的诺言。
她突然发现,自己给予他的,与他所给予自己的相比,竟有如此大的差距。而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他们的付出与得到是相同的。
“可是,”她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做好做一个妈妈的准备。”
家修的眼里仿佛有一个小小的希望的火苗,随着这句话慢慢地熄灭。但他仍伸出温暖的大手摸她的头:“没关系,我会等你做好准备。”
书璐不敢看他,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她怕他看到自己眼中的害怕。
她很怕自己,有一天,会让他失望。
charpter 8·海边的卡夫卡
“每次进完第三段广告,我就知道,我们的节目已经过了一大半的时间。
心情好的时候,我会想,工作很快就会结束,然后我就去食堂吃饭,说不定会有我最爱的番茄炒蛋和炸猪排;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想,原来只是过了一半的时间,而录完节目我又要翻开桌上那一堆堆的新书和旧书,准备下一周的节目。
所以说,原来人在不同的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感觉。但不要沮丧,因为,人就是这个样子。”
书璐扶了扶耳机,继续说道:“刚才小曼在信中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问一问乐乐。”
“我最近最常读的是《意大利童话》,很吃惊吧。”
“有一点,”书璐把身子靠向椅背,看着搭档,“你不会是读来催眠的吧。”
“当然不是,”乐乐做了一个怪表情,“我只是重温一下小学时光。”
“真的吗,我小学二年级时也会在每天睡觉前读这部书。”
“好吧,”乐乐说,“如果你一定要强调你是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读这部书的话,我只能承认我是五年级才开始读的。”
两人相视而笑,就像在食堂闲聊般。
“那你最近在读什么呢。”乐乐问。
“《海边的卡夫卡》。”
“我想,对有些读者来说,读村上春树的书也是一帖催眠的良剂。”
“或许他的书有时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奇,有时又很深奥难懂,但有什么关系呢,喜欢他的人就是喜欢他所营造的这一种氛围吧。”书璐笑着说。
“你喜欢吗。”
“谈不上,至少没有对《哈里波特》那样喜欢,”书璐做了一个鬼脸,表示这是一个玩笑,“但我认为他总是愿意通过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一些他的看法、或是他所总结出来的这个世界。”
“你会不会觉得他的看法有时偏激。”
“一定会。但就像他在《开往中国的慢船》中所说的,‘我眼中的中国,只是为我存在的中国’,‘那也是我自己的纽约、我自己的彼得堡、我自己的地球、我自己的宇宙’。我们对一个人、一本书的看法,都只是我们自己的看法,究竟这个看法是对是错,我想,并没有答案。因为这个答案也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书璐顿了顿,继续说:“这个道理会不会有点深奥。”
“我想……”乐乐不无幽默地回答,“或许对有些读者来说,听《书路漫漫》也是一帖催眠的良剂。”
“如果是的话,我也感到很荣幸,但有什么关系呢,喜欢这个节目的人就是喜欢这一种氛围吧,”书璐微笑着说,“让我们来看一看村上的这一本《海边的卡夫卡》,这是一本关于自我与残酷现实的书。然后让我们继续读小曼的来信。”
书璐还记得,那个节目开播一周年之前举办的评比活动,读者们的来稿源源不断地飞进办公室,引得其他节目组都有些诧异。书璐和小曼从来没有这样忙碌过。老赵说,这对于一档平淡而乏味的读书类节目来说,已经是一种成功。
不知道老赵的这番话算是表扬还是批评,但对书璐和小曼来说,她们从最初的莽撞懵懂,经过一年的努力,至少让许多人接受,甚至开始支持她们。
周五晚上,她照例又提着沉沉的一袋读者来稿回家。打开门,却是一室的黑暗与寂静,她抬手看了看手表已经是8点半,平时周末的这个时候,老男人应该洗完澡在客厅看杂志。
她放下袋子,去冰箱拿了一罐冰可乐,今年的十月好像没有去年十月那么热,她开了窗,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别人家顶楼的阳台,满天的星光下有一盏昏暗的灯。
直到现在她有时还不太相信这是她的生活。她的房间原本有一张宽敞的单人床,四面墙壁都是衣橱与书架,她在这个小小的天地独自做着自己的梦。而现在,除了每天躺在她身边的男人之外,身后的这个家对她来说有点陌生。
家修忽然开门进来,看到站在窗前的她,表情像是松了口气。
“我去了电台,你的同事说你今天早下班。”
“你去接我?”书璐愣愣地看着他,“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我告诉过你,不要自己提这么重的袋子回家,所以今天我就直接去接你。”他好像有点埋怨。
“我又不是小孩……”书璐嘟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