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带着陶勇庆家的和采纹行完礼就鱼贯着出了门。
大太太带着她们出了萧老太太的院子就回了自己处。
一进屋,陶勇庆家的就又跪在地上恭敬地给大太太“咚咚咚”地连磕了三哥响头,言道:“奶奶说她离家远嫁,不能在您跟前尽孝,吩咐我见到太太,定要给太太磕头。”
大太太闻言眼角泛红,亲自搀着她起身:“快起来,咱们好好说说话,红蝶红兰,给陶家的和采纹看座。”
两个大丫头低头应了,忙搬了两张锦杌来:“婶子,采纹姑娘请坐。”
陶勇庆家的和采纹都再三推迟谢过了才在锦杌上做了半个身子。
大太太拉起陶勇庆家的的手,声音有些沙哑的询问:“我的静丫头可还好?”
“太太放心,奶奶还好。”
大太太不放心的追问:“之前在老太太那里你说静丫头的病好了可是真的?她信里也说好了,我总怕她是报喜不报忧。”
“是真的,奶奶的确将养的差不多了,大夫也说不会留病根。”
大太太舒展了眉眼,觉得心中畅快了些:“这就好,这就好……两个姐儿可还好?”
“都好,二姐儿也和大姐儿一样,长的都随奶奶多些,将来一准的美人坯子。”
采纹看大太太一时喜悦,也身子前倾:“将军府里有个妈妈惯会做腌菜,味道别具一格。奶奶让给太太拿来了些,说即使不比府上厨房里妈妈们的手艺,但还胜在新奇,望您尝尝,也好表表她的孝心。”采纹笑了笑,两个小酒窝圆圆的小坑似的,“要是这腌菜能让您多吃一口饭,奶奶知晓了,不知她心里头会有多欢喜。”
大太太笑道:“只要她过得好,我便是吃糠咽菜也觉得甘甜。”
大太太坐在榻上听着采纹诉说女儿对自己的孝心,听的她欢欣不已,这采纹竟如此会说话,不由得在心底高看了她一眼,之前听到她是女婿的通房,心里不喜,听她一番话倒是对她的印象有了改观。
陶勇庆家的不出声在旁看着,见大太太面容舒缓,知她所想,就压低声音在大太太耳边道:“奶奶来之前让我跟您说,采纹是她主动给了大爷的,她知采纹的忠心,对她万事放心,也请您不要多心。
大太太目光顿了顿,面上更加高兴道“难为她还有这份心思,知道主动给大爷纳通房。”
陶勇庆家也跟着笑了笑,神色却欲言又止。
大太太见她这样心里一突,知她有话要说,便看了一眼王妈妈。
王妈妈在大太太身边多年,早就对大太太的心思心领神会,点了个头便带着屋里的丫头们转身出去,只留下陶勇庆家的和采纹,王妈妈吩咐好红蝶红兰守着房门,在门口看了一圈,复又掀帘折返回来,正听见陶勇庆家的在说话:“……镇国将军和府里的几位爷虽说都领着俸禄,却又都不是通晓理事知道节俭之人,官中值钱的铺子没有几个,庄子上的出产也少,府里的人口只会多不见少,而且哪位主子不是处处讲究吃穿……每到过年过节,将军夫人还要显示宗室的富贵做派,这钱花出去就跟流水一样,连个声响都未发出就没了……”
大太太心里一酸,转过头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喃喃道:“静丫头嫁过去之前看着倒是体面繁荣。”
陶勇庆家的听到此话脸上的悲戚更甚:“太太不知道,其实之前将军府已是入不敷出了,只外面看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实则内里早就掏空了。奶奶一嫁过去,将军夫人就让奶奶将掌家之权接了过去,奴才们刚开始都为奶奶高兴,庆幸着这将军夫人并不是那擅权刁钻之人,谁知道奶奶管家之后才明白了其中的猫腻,奶奶一向性子好强,不想被人看低,这些年不知贴补了多少嫁妆进去……只是奶奶恐您担心,才每年都说万事都好。”
大太太握着帕子的手紧了又紧,手上的青筋突出,阴沉着脸不说话。
王妈妈、陶勇庆家的和采纹相互看着,交换了几个眼色,也低头不语。
屋子里气氛一时冷了下来。
好半晌,大太太才声音干涩的开口:“那兴年(大太太女婿)对静儿可还算体贴?他知晓静儿的委屈吗?”
陶勇庆家的和采纹对视一眼,都不敢出声。
大太太的心猛然沉了下去,怒道:“说!到底是不是?”
采纹脸色几经变换,终于坚定了神色,对着大太太说道:“不瞒太太,大爷一直都知道府里的情况的,可是从未怜惜过奶奶的难处,反而变着法子的跟奶奶要钱……”她的神色黯淡了些,“奶奶要是给了,还能有几句好话,几天热乎日子过。一旦要是不给或者迟疑了,大爷,大爷就翻脸不认人,给奶奶甩脸子不说,还三天两头的专当着妾侍们的面变着法子糟践奶奶……”
陶勇庆家的也眼睛红红的:“有时奶奶和大爷起了口角,总拿那些伤人的话戳奶奶的心窝子,说奶奶是……是只会生女儿的母鸡。”
大太太目眦欲裂,眼中闪着恨意:“这薛兴年竟然说出这种话,他,他哪里还算个人!”最后一句一字一字的好似是用力从胸腔里挤出来的。
“奶奶也是无法,大爷一个接一个的往府里领人,这要是,要是哪个小妇有了哥儿……这奶奶的日子可还怎么过……奶奶这才给采纹开了脸,希望大爷能趁着新鲜劲在奶奶那里多留几天。”
大太太气的嘴角直哆嗦:“那镇国将军夫人也没管管,就放任我的静儿任人欺辱?”
陶勇庆家的低头不敢看大太太:“夫人哪里会管大爷的事,反而劝说奶奶要大度容人。平日里只要奶奶能够让府里看起来鲜亮,人前人后能风风光光的,她便什么也不理会的。”
采纹声里带上了哭音:“我们做奴才的何尝替奶奶不值……可是奶奶毕竟已经嫁了,我们就是心疼奶奶也只能劝着,让奶奶想开点,这日子还是得过下去。”
大太太眼角的泪水终于还是控制不住滚落下来,哭道:“我苦命的儿啊!”
*——*——*——*——*——*——*——*——*
呼唤推荐,呼唤收藏,姑娘们请不要羞涩哦~~
<a .qidian.>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十三章 歆澜
更新时间2012-4-13 23:44:18 字数:3128
萧氏和瑾瑜在萧老太太处用过早饭,就留下来说话。
三太太来给萧老太太呈上寿筵的菜单:“母亲看看,这寿宴的菜式安排的可还妥当?”
三太太说着将菜单给了邱嬷嬷,萧老太太从邱嬷嬷手里接过来,粗略的扫了一遍,抬眼对三太太笑道:“你向来做事周全,处处妥帖,那里还需要我再看,就按这上面的办吧。你做事我总是放心的。”
“老太太总是这般夸赞于我,让我都不好意思了呢,”三太太拿着手帕在身前挥了挥,想是扇去脸上的热度似的。
萧氏呵呵笑:“你能不好意思的时候还真是不多。”
“说的我多么厚脸皮似的,这满府里哪个不知道我最是面薄的。”三太太故意沉下脸对着萧氏嗔怪道。
萧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她招手把瑾瑜唤到身边,将她拉进怀里,指着萧氏和三太太笑道:“你们两个泼猴要打架要撒泼都找没人的地儿去,不要在这教坏了我的瑾瑜。”
听到这话,萧氏和三太太也撑不住笑了起来,纷纷说:“瞧您说的!”
这时有小丫鬟在帘外禀报:“老太太,二姑奶奶来了。”
萧老太太眼睛一亮,忙扬声吩咐:“快迎进来!”
瑾瑜之前就听闻这个二姑奶奶歆澜的名字。
歆澜没有象歆静一样远嫁,婆家也在这京城之中,不时便能回家探望。
想着芳樟的回报,芳樟这两天不时与萧府的丫头们厮混打闹在一起,着实打探出来不少消息。歆澜从小养在祖母跟前,最得老太太的疼爱看重。
三太太又只有她一个亲女,所以也是千娇万爱的长大。
有时歆静不忿歆澜的受宠,对她的作派颇有微词,忍不住说两句酸话,道同样是老太太的孙女,二妹妹却每每越过她这个萧家的嫡长大姑娘,坏了规矩。
每次抱怨却都被萧老太太轻描淡写的略过,只是给歆静一些首饰玩意儿也就罢了,歆静被这样对待越发不平,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冲底下的弟妹耍耍脾气,对着母亲大太太发泄牢骚。
及至歆澜年纪渐长要准备嫁人了,大家都在猜测老太太会给二姑娘选择怎样光耀门楣的亲事?
要知道府里给大姑娘定的亲是阳庆的镇国将军家的大爷,虽比不得大长姑奶奶嫁入了亲王府,可这镇国将军也是正经的宗室,何况将来大爷袭了爵位,这大姑娘就要成为堂堂的辅国将军夫人的。
自从这门亲事下定,大太太在箫府腰杆挺直了不少,也愿意开始没事去三太太那里走动走动。
下人们都在传以老太太对二姑娘的宠爱,歆澜的婆家怎么着也至少得跟歆静的夫家一样尊贵才是。
可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与为大姑娘挑选夫家首选公侯名门、世代簪缨之族不同,萧老太太和二太太最后将歆澜许给了老太爷的同年,国子监祭酒孙盛孙大人的嫡次孙孙承续为妻。
消息一出,大太太提了不少天的心顿时落回了肚子里,不禁自觉身心舒畅,接下来很是扬眉吐气了好一阵子,不时带着大房的姑娘们出去串串门子。
听下人们私底下还说大太太对着王妈妈嘀咕:“这孙家虽说在金平也算是大户,但是在京里为官的也就孙祭酒一家,即使清贵些却也比不过翰林,且孙大人也仅从四品罢了,而且没有实权,到底根基不深。哼,平日老太太将二丫头娇宠的不知天高地厚,行事张扬,可老太太不曾想这越是大户人家啊,越是讲规矩礼仪,公侯之家挑选儿媳更是如此,所以说啊,”大太太忍不住得意洋洋:“端庄贤淑才是女子的根本,就象我们大姐儿温婉贤淑又生得貌美,知礼又会说奉承话,这样的女子才讨公婆的喜欢。”
歆澜的亲事定下后,府里说什么的都有,可是三太太不论府里怎么传,象没事人一样兴高采烈的准备歆澜的嫁妆。
歆静15岁那年拜别了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在大太太的泪眼蒙胧下告别了熟悉的京城,远嫁阳庆。
第二年,二姑奶奶行过了及笄礼不久,也批上了大红的嫁衣嫁去了孙家。
虽然表面看去二姐姐确实嫁的不如大姐姐……
私底下,却是苦甜自知了……
瑾瑜相信二姐姐一定比大姐姐自由幸福的多。
从香樟口中了解到孙家人口简单,孙盛老大人只有一子两孙,其子在吏部挂着一个吏部主事的闲职,长孙进士及第,现为翰林院庶吉士。
次孙也就是歆澜的夫君,可以说这孙立言是孙家的一个异类,从小就不喜读书,反而爱跟着武学师傅舞枪弄棒,十五岁时偷偷瞒着家人去兵部递了名牌,临了到军队开拔的时候家人才知晓,但是已经阻止不及,名字已经上报,孙老太太在家哭天呛地也已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子去了东北。
三年后孙家走通关系将孙立言调回京城,进了五城兵马司任西城副指挥使。
同年歆澜与孙立言完婚,次年诞下一子元淙,小名宝哥儿。
孙家最让老太太和三太太满意的一点就是孙家他们对家族和子孙的严格管理,讲究修身齐家,所以凡孙家祖孙一律不准纳妾,四十无子,则纳妾室,产子抱由嫡母抚育。
*——*——*——*——*——*——*——*——*
“祖母!”萧家的二姑奶奶歆澜进了正厅就对坐在正中的萧老太太亲热地换了一声,又躬身行了礼。
瑾瑜觉得眼前陡然明亮起来,这是个少妇装扮的女子,身穿大红穿花百蝶对襟长袄,橘黄翠竹马面裙。梳着高髻,两边插着对称的坠着红宝石的梅花步摇。
只见她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一双朗若明星的大眼,面上笑意盈盈,让人心生亲近。
萧老太太满面是笑,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你怎的今个儿就过来了,不是说你嫂子要生了,这会子你还有空出门?”
“已经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