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出现,立即夹尾巴掉头就跑……
    11月7日,避冬所今冬第一个活人夫妇的婴儿出世,取名“立冬”。
    作者有话要说:ps:回评。
    网友:如初画扇
    应该不能出什么意外吧!
    嗯嗯……某人这次运气不错……:)
    ☆、周年纪念
    小庄在遇狼后,因被梁冰下了“禁足令”,只能经常钻进通讯室同避冬所的人聊天。“立冬”那孩子出生时,他还有幸充了一把场外指导。
    事后,产妇大赞小庄对呼吸和用力的节奏引导的好,小庄只能讪笑打岔。
    与前一年冬季相比,时间提前,风雪多见,冬的景象明显不同。小庄偶尔会捉笔长坐,写写画画,然后拿出来给蛋黄和蛋青讲两个冬的故事。偶尔他还会把两孩子手舞足蹈的“评论”附在故事旁。
    梁冰或者把小庄带在身边,或者安排他和其他高级丧尸一起忙活,总之不让这人离开基地。
    11月16日,基地的高级丧尸们在晚上给梁冰和小庄准备了一席盛宴,一瓶好酒,然后各自消失,留下这对爱人庆祝结婚一周年。
    一年来,这对爱人最大的收获不止蛋黄和蛋青两孩子,还有共同面对一切后,某种由爱传递的血脉相连的感觉!
    衣服散了一地,喘息、呻吟与昧色的灯光旖旎满屋。
    梁冰肩上架着小庄两腿,眼中燃烧熊熊烈火:“这个动作也可以了……哈……肌肉也硬了些……嘶……我摸摸小小庄有没有更硬一点……”
    一个小时后,小庄戳戳梁冰腹肌,撇嘴不屑:“就这样,我再练一阵也有了。到时候,你洗干净屁股乖乖等着……”
    梁冰双眼一眯,不等小庄反应,抓小庄膝盖把人大腿向两边一分,用力一挺:“行啊,还想翻身了?”
    小庄“啊”的急叫,细细喘几口,泪眼朦胧道:“你……啊……你老勾我……嗯……我忍不住想……呜,冰,慢点……”
    梁冰觉得自己全身都在燃烧:小庄在用男人的眼光迷恋他的身体,这对他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和刺激!
    梁冰不禁加快了速度:“想?想怎样?你想,象我□这样,来□?”
    小庄肚子一颤,小小庄喷了!
    梁冰也一下守不住,释放了……
    阳光穿透帘子,映亮了一室夜的狂欢。
    小庄被身后梁冰在他胸口无意识的摩挲惊醒,伸手挠了挠,刚一动,就感到身后体内的物件涨大一圈。
    小庄睡眼朦胧的转头:“冰,让我去……啊啊啊!”
    蛋青趴在梁冰肩头,探脑袋对着小庄。
    梁冰吓得睁开眼睛:“宝贝怎么了?嗯……什么……?”
    梁冰低头,蛋黄正在两大人缠在一起的四条腿间爬,眼看就要爬到某个奇异的地方。
    “老天,冰,快拦住他,快挡上……”小庄欲哭无泪:“你也出去。”
    梁冰挠挠下巴,一手一个把孩子放到地上,然后敲墙喊隔壁:“杜峰,帮忙把孩子带走。”
    蛋黄和蛋青晃晃脑袋又要上床,蛋青更是眼皮跳动,要睁眼睛,小庄慌慌张张的拿手去捂:“蛋青乖,闭着眼睛别看……唔……”
    小庄全身一软,梁冰支起一侧膝盖,架着小庄一条腿将小庄撑开,又是一顶:“宝贝,多美好的早晨,咱们来点饭前甜点吧……”
    小庄哆哆嗦嗦拉上被子。
    杜峰头发支楞,裹件大衣光脚进来:“你们两个没素质的,这个时候还把孩子放跟前,想让他们学会说话后,第一句就是‘好大好硬’,还是‘好暖好紧’?啊?宝宝来,跟干爹走,别理那两流氓!”
    门一关,小庄扭头对梁冰挤眉弄眼:“冰,你好大好硬哦!”
    梁冰无声大笑,搂紧小庄:“宝贝,你好暖好紧诶!”
    两人顿时笑成一团……
    11月22日,小雪。
    基地所有留守人员照旧早起清理房顶、棚顶等处的一夜积雪。
    小庄在地面上推着铲板,卖劲铲雪,推走。
    一声遥远而清厉的哨声传进耳朵,小庄顿了下,又听到一声,不禁疑惑抬头。
    众尸先后停下动作,梁冰侧头细听,猛地大笑跳下房顶:“是咱们的人,他们回来了!”
    自3月初,梁冰派出四队合作使者,其中前往西北方向的使者们,在八个多月后,第一批返回基地,满载而归!
    之后一个月内,另三队合作使者陆续返回基地,同样带着大量的物资、人才,合作意向书、合作代表等等,硕果累累。
    与此同时,海上基地派出的军方搜救队的地面搜救工作也陆续结束,带着最后几批获救人员赶回海上基地。海上基地的文职人员、科研人员整理出数箱搜救资料,夜以继日的赶统计和分析报告。
    丧尸基地着手筹备圣诞活动之际,那条不怎么妙的消息传到了梁冰手上,地面留守以及卸任使者的高级丧尸们随后知晓。
    “……获救的活人占预计幸存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海上基地认为,这个比率,再增加搜救次数,也不可能提高百分之二、三十,达到百分之百。而与这百分之二、三十的活人相比,数以千万、亿计的丧尸,更值得一次军事行动。此军事行动以地面轰炸为主要方式,可能附加生化性质的‘清洗’……此行动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未通过。不过,海上基地高层目前正暗流涌动,听说有派系矛盾激化的趋势,而且虽然都刚换届上来不久,但保不准又会有更换动作……主张轰炸的派系态度强硬,可以认为他们获取决策话语权的把握很大……”
    小庄乍一听到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信:“不可能吧?!他们自己还要回到陆地,炸烂了日子怎么过?再说,低级丧尸都知道躲危险,轰炸能炸光吗?这点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啊?!”
    田家梁抬头道:“小庄,这消息没问题。是唐复生打探的。”
    小庄叹口气,闷闷不乐的看窗外。
    唐复生是高级丧尸,在海上基地第一次向丧尸基地发出人才邀请后,去的海上基地。小庄知道,这是梁冰等尸的有意安排。就算海上基地把引入的高级丧尸人才们打入冷宫,也挡不住身手好的尸们四处找八卦解闷,这不,甚至找到一个能给丧尸基地各位解闷的。
    作者有话要说:ps:回评。
    网友:如初画扇
    这蜜里调油的模式闪瞎人眼,有木有
    所以,墨镜是必要滴……:)
    ☆、亲笔信
    梁冰思考一阵,安排与海上基地联系。
    很快,一封丧尸王的亲笔信到了海上基地领导层的手中。
    “各位尊敬的首长,各位亲爱的同胞:
    你们好!
    听闻贵基地的地面搜救工作于近日结束,众多幸存者感受祖国关怀,找到新的归宿,与亲人重逢……这是鼓舞人心的盛大喜事!
    为此,我谨代表丧尸基地,祝贺贵基地搜救工作获得圆满成功,并向贵基地送上深深的敬意。
    灾难总是突如其来的。
    昔日,国泰民安,歌舞升平,我们丧尸还是活人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温馨,对未来充满憧憬。
    转瞬之间,当我们再睁开眼,看黎明的阳光,却已换了丧尸的视角。
    病毒的来历至今不明,且仍在持续蔓延。
    我们也想对病毒破口大骂,也想远离破败、腐烂、丧失理智……我们更想回到被感染的前一天,守着自己的爱人、亲人,希望一切都没有发生!
    疫苗有了,抗病毒的药却还在演算的草稿上。
    相比活人,我们丧尸更加无奈、悲伤和绝望!
    我们看着你们,也感受着你们的无奈和绝望。
    然后,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就在这样的无奈和绝望中,走向荒芜?
    不,这是连我们丧尸也不愿看到的!
    我们做出了选择,我们努力找回自己过去的记忆,甚至情感,我们愿意放下青黑的长指甲,收起灰白的獠牙,与活人和平相处,尽自己所能的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哪怕微末,也将成星星之火!
    病毒尚无法对抗,好在我们已找回了点神智。这使我们知道躲避自然灾害、刀枪棍棒,乃至炮弹轰炸!活着的时候,我们人类尚能于艰苦困顿中世代繁衍,做了丧尸,适应力更强的我们,也一定不会向任何艰苦困顿低头!
    如果有一天,炮弹像暴雨一样倾泻而至,我们将充分利用起这些年来,人们在地下建设的各种防空洞、通道、隧道、轨道……一定不会浪费当年人们的苦心。
    当然,炮弹有扔完的一天,到那时,我们一定不忘爬上地面,找到乱扔炸弹的家伙,好好教育他:在当下这个困难时期,每颗炮弹都是无价之宝,它能帮你驱散还没有清醒的丧尸群的乱挠大阵(记得不久前的丧尸潮就是个例子),能帮你威胁别有用心、欲趁火打劫的险恶国家(非洲北部前一阵的乱子你们一定有所耳闻),能处理冰封、积水等等自然灾害……在还没有相当生产线和产量的时候,浪费弹药是多么没脑子、冲动、不负责任,甚至可耻的行为啊!
    抱歉话扯远了。
    我们现在找回不少活着时的生活习惯,吃饭吃菜,荤素搭配。有自己种的、养的,也有在野地采的、猎的。今年7月那阵灾害太重,少了很多收成。好在我们吸收少,吃点就够。相比之下,活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促使他们更加依赖大地。
    那些前几年被各种化工生产和废料污染的土地、河流附近,都没有活人愿意留守。相比昔日工厂密集、生活便利的各大城市,幸存的活人们更愿选择郊外、偏僻山林,他们寻找人迹罕至的土地,希望没被污染的地面下还幸存着肥沃,他们渴望水果天然的多汁甜美,而不是被污染或被催熟的酸涩寡淡……
    如果有一天,炮弹光临了那些不多的肥沃,一场场爆炸和灼烧后,我们不知道,甜美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找回?我们只知道,我们丧尸还能继续东游西逛,活人们则只能躺在地上,苟延残喘。
    不管怎么说,我们丧尸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我们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我们也希望能与活人们,与自己的同胞们,长长久久,重新找回这个星球的活力,共同为美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
    苍天在上,愿丧尸们与活人们重拾幸福!
    此致……”
    唐复生回给丧尸基地的消息,是让人哭笑不得的。
    海上基地的领导层一面把这封信当笑话,甚至大骂联络处转送该信的负责人是“没脑子、冲动、不负责任,甚至可耻的”;一面安排人做基地内调查,要挖出某个或某些“内鬼”,显然他们看出信中隐含着针对尚处保密阶段的“轰炸”议题的劝解;此外,海上基地联合科研、科技、统计等数部门,开始详细推演轰炸后,炮弹类库存的补充效率、轰炸深度与目前已有的地下最深建筑物的差距、土地休养期等内容,对某些未重视的后果开始表现出应有的重视。
    事有凑巧。
    海上基地不是第一个想到轰炸大陆以消灭地面丧尸的,欧洲某昔日发达国家早就有此提案,并获得相关部门批准,于平安夜前三夜开始实施轰炸。
    那发达国家版图不大,三天三夜就已足够,包括犄角旮旯都炸了个遍。
    然后平安夜当晚,那国家的幸存者们在军队的带领下,重回自己生长的土地上,迎接新年,企盼新一年的新生!
    圣诞节当日,回归国度的国民们,纷纷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有人高烧,有人抽搐。
    次日,有丧尸从地下爬出,上地面挠人。
    再次日,暴风雪在被炸得空旷的土地上肆无忌惮的狂舞……
    邻国应那国家求援,去接“回归国土”后残余的幸存者,人数已不到平安夜当晚的五分之一。
    好似一记警钟被敲响,国际机构获知此国情况后,迅速整合消息,召集世界级的科学家、学者,集体研究轰炸地面以消除丧尸的可行性。